9月以来,公募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成为了公募新基金发行最“卷”的赛道。
根据证监会的最新审批进度信息,多家基金公司上报的ETF产品存在扎堆情况。其中,与上证科创板、黄金产业、汽车零部件、核能核电等名称相关的ETF频频现身。
新产品竞争激烈的背后,是目前存续ETF种类繁多但同质化较重的事实。同一主题下,只有个别产品能够脱颖而出,其余产品规模明显偏小。
那么,ETF同质化问题咋解?该如何创新发展?
同类产品扎堆
今年以来,科创板相关的指数表现一般,科创50指数在8月25日触底出现小幅反弹之后,近期又现一波震荡下行走势,截至9月19日收盘,科创50指数报873.62点,而该指数5个月之前曾在1100点之上。
板块调整给了诸多公司竞争ETF份额的机会。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9月份以来,国泰、博时、银华、鹏华等基金公司上报了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基金,这几家公司上报的上证科创板100ETF均已在9月初成立。与科创板相关的ETF还有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和上证科创板成长ETF,也被博时、南方、广发和易方达基金在近期上报。
除了宽基指数,行业主题也一直是竞争激烈的赛道。与汽车主题相关的ETF在今年8月以来经历了一波调整,相关赛道被多家基金公司看中。据统计,华夏、平安、海富通等基金公司在9月初上报了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此外,汇添富、华夏、鹏华等基金公司则上报了中证核能核电主题ETF。
国内黄金价格在今年持续走高,也吸引了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关注。据统计,华夏、平安、工银瑞信、国泰和永赢等基金公司在9月均上报了中证沪港深黄金产业ETF。
ETF被基金公司扎堆上报,也因为众多投资者更青睐这类投资工具。“股票型ETF大都是追踪于某一指数或者某个板块的基金。由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发现自己的投资回报,以及主动型管理基金的投资回报,不及相关ETF,结合国外有效资产市场的历史经验,投资者对股票型ETF型基金青睐度逐步提高。”理财魔方金融研究员伊思贤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新产品如何创新
在指数基金放宽注册条件等政策扶持下,ETF市场的扩容正在驶入快车道。但不得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存续ETF里有很多同类产品规模已经出现了分化。
记者统计发现,半导体主题有关的ETF中,国联安半导体ETF二季度末规模为247.29亿元,其余ETF规模不超过50亿元;创新药主题有关的ETF中,除银华创新药ETF二季度末规模在70亿元之上,其余ETF规模皆在50亿元之下,个别规模不足亿元;电力主题有关的ETF中,除广发电力ETF二季度末规模在30亿元之上,其余主题ETF规模均在10亿元之下。
除了行业主题赛道同质化严重,宽基赛道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上证50ETF属华夏基金一家独大,其余同类ETF二季度末规模均未能突破20亿元;科创50ETF的主要份额也被华夏基金瓜分,华夏科创50ETF二季度末规模达到671.92亿元,其余同类ETF规模均不超过30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二季度末规模为390.03亿元,多只创业板ETF规模在1亿元之下。
对于目前ETF同类分化的现象,伊思贤认为,股票型ETF的收益高低并非投资者选择的第一准则,对宽基指数或者板块指数的追踪准确度才是投资者选择的首要因素。由于规模较大的主动管理基金调仓会对投资标的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投资收益,而股票型ETF并不受此限制。因此,相关ETF规模越大,越没有清盘风险,市场影响力也会更大,投资者的青睐度也就越高。于是就出现了同一主题或者宽基ETF规模分化加剧的现象。
有关ETF该如何创新发展,如何避免同质化现象的讨论不断。
“不管是何种产品,同质化严重势必会造成‘内卷’加剧,基金也是如此。”伊思贤认为,未来不管是宽基指数还是行业主题ETF,想要获得资金的青睐,就要创造出独特的优势。
“我们帮助客户选择基金时,会挑选一些既追踪于基准,又能稳定‘跑赢’基准的产品。虽然每年获取到的超额收益可能不会很多,但是多年累计后,会出现复利式增长。”伊思贤预计,随着财富管理规模的持续扩大,类似基金的需求量可能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有前瞻性的基金公司已经在着手于此类基金的管理和推广。
某公募高管人士也向记者分析称,ETF产品的竞争力包括跟踪标的指数质量要高,同期涨幅与其他指数相比表现更好;保持更小的跟踪误差的同时,能获得比指数更高的收益。
该人士还表示,ETF还是需要做好产品的宣传,毕竟其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同类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的余地更多。选择的标准主要是看规模和成交额是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