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在能源危机、经济结构等因素冲击下,今年德国可能成为唯一一个经济衰退的发达经济体。
2022年德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但2023年经济形势恶化。在今年三季度GDP环比下滑0.1%后,德国央行预测,四季度德国经济可能再次萎缩,复苏也将十分艰难。IMF预计德国是今年唯一经济衰退的发达经济体。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洲学会副秘书长郑春荣主编的《德国发展报告(2023):“时代转折”下的德国》近日发布,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能源价格高企冲击了德国制造业,能源密集型企业倍受打击,德国的国际竞争力也在下降。此外,德国经济结构转型相对迟滞,没有在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转型等新赛道上去突破,传统产业的优势反而阻碍了创新动力。
今年欧洲关于“去风险”的讨论升温,郑春荣认为,所谓的“去风险”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企业去一个国家投资,肯定会有风险,肯定要权衡利弊然后做出自主决定。但如果刻意强调“去风险”,那就会把风险放大化,把正常的经贸往来说成一种风险乃至威胁,这肯定不利于双边关系,需要警惕“去风险”变成一种隐蔽的脱钩,防止其泛安全化。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德国是欧洲经济“火车头”,中德合作对于双方都至关重要。在郑春荣看来,过去数十载中德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总体的趋势是曲折中前进。虽然当下的氛围更具挑战性,但是中德合作的基础还在,经贸合作的压舱石还在。在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大背景下,德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很大,也需要和中国合作来稳定经济。
展望未来,郑春荣表示,中德企业合作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新的利益交汇点。比如在汽车领域,中国的数字化和德国传统汽车制造业的优势可以结合起来。企业层面的往来和互信也有助于化解政治层面可能存在的一些不信任。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洲学会副秘书长郑春荣,受访者供图)
德国不是“欧洲病夫”
21世纪:在德国三季度GDP环比下滑0.1%后,11月20日德国央行发布的月度经济报告预测,德国经济四季度可能再次萎缩。IMF预计德国是今年唯一经济衰退的发达经济体。为何德国经济格外颓靡?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郑春荣:其他主要经济体情况相对好一些,德国的经济形势尤为严峻,衰退风险格外引人注目。能源危机是背后的重要原因,能源价格高企冲击了德国制造业,能源密集型企业倍受打击。能源成本提高之后,德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下降。另外一个原因更加深层次,即德国经济结构转型相对迟滞,德国在传统汽车等行业是领先的,但正因为传统汽车行业的优势非常明显,所以也阻碍了创新潜力,没有在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转型等新赛道上去突破,传统产业的优势反而阻碍了创新动力。
21世纪:你刚刚也提到,俄乌冲突下的能源危机让德国经济受到不少冲击,目前德国“去工业化”问题有多严重?
郑春荣:德国去工业化问题现在还不是特别严重,但隐忧不容忽视。德国有一些企业新的投资会选择去美国或者其他地方,不在德国设厂了。这方面的风险非常严峻,因为德国是制造业立国的,如果去工业化持续下去,将对德国经济长远发展造成巨大冲击。
德国政界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已经出台了支持政策,推动大中小企业在汽车制造、化工、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加大制造业的投入,增强德国工业区位的竞争力,但效果如何可能还要再观察。
21世纪:今年欧洲媒体关于德国是否是“欧洲病夫”的讨论升温,德国是“欧洲病夫”吗?在很多新兴领域,德国似乎没有表现得特别好,如何看待德国经济的未来?
郑春荣:德国在制造业、汽车、化工等传统领域表现很强,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相对落后于美国和中国,一些人可能认为德国衰弱了,但其实德国经济的多样性还是很强的,一些中小企业、家族企业在特定领域做到了极致,有很多隐形世界冠军,德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仍位居前列。
当然,德国经济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面临结构性阵痛,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但德国的未来依旧可期,德国已经出台了新的工业战略,未来德国传统产业需要尽快转型,在新兴技术领域需要加大投资,只要下定决心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德国不是“欧洲病夫”。
“去风险”是一个伪命题
21世纪:欧洲关于“去风险”的讨论升温,但一些德国企业仍青睐中国市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郑春荣:所谓的“去风险”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企业去一个国家投资,肯定会有风险,肯定要权衡利弊然后做出自主决定。但如果刻意强调“去风险”,那就会把风险放大化,把正常的经贸往来说成一种风险乃至威胁,这肯定不利于双边关系,需要警惕“去风险”变成一种隐蔽的脱钩,防止其泛安全化。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德国是欧洲经济“火车头”。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中德合作将给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德国从全球化中获益很多,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如果全球化大幅倒退,对于德国的经济也非常不利,所以还是希望德国和中国携手应对全球化逆流。
现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重挑战,德国一些官员认为需要“去风险”,觉得企业不应该在中国大量投资,认为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大了。不过,德国的大企业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的机遇,虽然国际形势不稳定,但德国企业仍看好中国市场,加大在地投资力度,很多企业提出的战略就是本地化,研发、零配件等都在中国,产品供应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
政界在中德经贸关系上的逻辑和经济界是有点不一样的。经济界的逻辑就是务实,企业追求利润,看好中国市场当然愿意投资。政界一些人有时候是为了迎合美国,渲染中国威胁,捞取政治资本。
21世纪:中德已经携手合作五十余载,你对中德关系的未来有哪些期待?中德还能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
郑春荣:中德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总体的趋势是曲折中前进。虽然当下的氛围更具挑战性,但是中德合作的基础还是在的,经贸合作的压舱石还在。在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大背景下,德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很大,也需要和中国合作来稳定经济。如果经济形势恶化,德国政府的支持率也会进一步下降。
虽然部分高新技术领域在收紧,但整体上看中德经贸关系还是会继续发展,未来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合作空间会比较大。中国有优秀的数字化平台,德国汽车制造业基础雄厚,双方可以优势互补。
21世纪:1978年中德两国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45年后,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全球。如何看待新形势下中德科技合作前景?
郑春荣:“去风险”理念也溢出到了科技领域,正常的合作和交流有时也被视为有风险。这其实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对于来自中国的竞争,以前德国更多地会觉得外部鞭策会推动创新,但现在可能会渲染威胁,这不利于中德科技合作。
未来仍然希望中德科技合作能够有所突破,因为高新技术领域并不是只有德国领先,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迎头赶上甚至超车。中德科技合作的必要性反而是增强的,因为这不是一个单向的需求,而是双向的需求,对双方的技术进步都是有利的。中德需要把合作框架和风险防范机制搭建好,双方是可以合作的。
中德企业合作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21世纪:2021年欧洲议会“冻结”中欧投资协定。虽然中欧投资协定后续进程出现了一些波折,但中欧投资协定符合中欧共同利益仍是各方共识。对于中欧投资协定的未来,你有何期待?
郑春荣:中欧投资协定对双方经贸投资关系的深化非常重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去年来访的时候主动提出,希望重新推动中欧投资协定,欧洲有一些人是愿意看到中欧投资协定落地的,但是目前受到欧洲议会阻挠,短期内没有办法落地。
什么时候可能会出现转机?首先,欧洲内部有一些声音还是希望中欧投资协定能够落地,我们希望这些声音会越来越强,第二是看下一届欧洲议会选举以后会不会出现一些松动。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今年年初曾建议双方同时解除制裁。在这个方面,我们期待着欧方作出积极回应。
21世纪:今年中欧领导人频繁互动,释放了什么信号?
郑春荣:冯德莱恩虽然说要“去风险”,但她也认识到中欧之间要进行高层沟通,需要进行合作,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等领域。中欧关系已经出现了止跌企稳的迹象,欧洲领导人陆续到访中国,双边的交往也有所增强,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能够促进双方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诉求,有助于消除分歧和误解。
此外,中美元首会晤也释放了积极信号,在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的背景下,中欧关系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可以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
21世纪:中德、中欧关系面临一些挑战,你认为应该如何克服分歧、携手合作?民间和企业的力量将扮演什么角色?
郑春荣:目前中德、中欧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相互认知的问题,如果德国和欧洲更多地把中国看成是竞争者或者制度性对手,最后的结果就是“去风险”。如果双方互信,将彼此视为合作伙伴,就可以更多地推动经贸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此外,中德企业合作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新的利益交汇点。比如在汽车领域,中国的数字化和德国传统汽车制造业的优势可以结合起来。例如,今年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15美元的价格,在交易完成后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初期,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计划于2026年问世。
民间和企业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中欧可能在政治层面有一些隔阂,但企业一直在做生意,互相之间一直在接触,所以大家都比较信任,而且在各自的市场也获得了收益,企业有切身的感受,企业层面的往来和互信也有助于化解政治层面可能存在的一些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