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境外投资者参与范围 丰富市场深度与广度
2018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的市场规模稳步提升,近两年来更是加快了品种上市和对外开放的步伐。
在乾坤期货总经理吴浩看来,经过多年的有序平稳运行,包括交易所、境外投资者、境外经纪机构、境内期货公司和保证金存管银行在内的各市场参与方在交易风险管理、客户身份识别、人民币和外币期货保证金存取和反洗钱等方面都为境内期货市场进一步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境外交易者的开户数量、交易量和持仓量均稳步增长。“在我们向境外投资者介绍中国期货市场并引导他们参与境内期货交易时,许多投资者对当前尚未对外开放的诸多期货和期权品种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愿望。”吴浩说。
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也表示,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正融入到全球资本市场体系,境内机构投资者对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对配置中国资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引进来’方面,当前境外机构投资者沿着两种开放路径参与境内期货市场。一是外资在境内设立外资独资企业或以成立境内私募基金公司的身份参与市场交易;二是境内期货市场特定品种的对外开放。”马文胜表示,未来,建议期货交易所开放更多的特定品种来吸引境外投资者,交易机制建议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接轨,解决长假期间价格风险释放的问题。境内期货交易所应积极实现海外布局,输出中国价格,扩大中国定价影响力。
在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董事长沈黎看来,后续在产品发展和开放方面,境内期货市场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
“与成熟市场千余种产品及产品多元化相比,目前境内期货市场品种规模和结构依然有提升空间。从品种重叠度上看,境内交易所之间没有重叠的交易品种,一个品种只在一个交易所上市,跨交易所套利策略有缺失。另外,国际市场上受到投资人关注的流动性好的产品,比如外汇、股指微型期货、全球碳期货指数等都还没有在境内市场推出。境内市场具有天然的流动性优势,境外参与者有浓厚兴趣,但受限于目前有限的市场通道和产品选择,没办法更有效地参与境内市场。这实际上削弱了境内市场的不可替代性和国际竞争力,也会损害境内期市的价格发现机制和国际定价能力。”沈黎说。
探索境外业务 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
一直以来,跨境业务都是境内期货公司涉足较少的领域,目前基本为大型期货公司在香港投资设立境外期货经营机构,通过子公司取得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资格,间接开展跨境期货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马文胜介绍,近年来不少境内期货公司在全球布局,当前境内151家期货公司中,有23家在海外设立了26家一级子公司。年初至今,国际化布局相对成熟的期货公司在营收表现方面也较为突出。“随着期货和衍生品法的落地实施以及《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今后境内期货公司直接代理境内客户参与境外交易将成为可能,我们能够看到目前国内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部门在开展境外的场外收益互换业务方面已经较为成熟。”马文胜说。
沈黎也表示,后续随着境内期货市场不断发展,跨境业务应该成为期货公司重点关注的业务拓展领域。希望监管部门在适当时机鼓励和支持更多期货经营机构取得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资格,开展跨境业务。而境内期货公司在参与跨境业务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服务和管理跨境交易客户的能力,推进业务模式和理念的转变,进一步培育跨境市场和参与者,最终推进中国期货市场的高水平发展与开放。此外,随着“一带一路”推进和诸多产业链向东南亚地区延申,期货公司也要顺应趋势“走出去”,在国际化进程中拓展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表示,期货市场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市场,而风险伴随着价格信息的传递在全球迅速传递。因此,期货市场也是最全球化的市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风险同样通过价格信息传递。期货市场的双向开放,有利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帮助企业运用衍生工具防范和化解风险。
“对于期货公司来说,作为中介机构,应依托双向开放构建起内外业务协同机制,匹配内外需求,促进内外供需平衡,努力成为现代商品投行。”罗旭峰介绍,目前,南华期货境外子公司已经能实现自主造血,独立稳健运营。同时,努力实现境内外协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吴浩看来,境内期货公司作为连接投资者和交易所的桥梁和中介机构,以转委托境外期货经营机构的方式代理境内客户参与境外市场,具有诸多优势,具体包括有利于监管机构实行全方位监管、良好的客户管理服务和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允许在期货市场国际化业务方面有特色的境内期货公司在从事境外期货市场经纪业务方面先行先试,与境内监管机构、境内外保证金存管银行和境外期货经营机构一起探索‘走出去’之路,进一步推进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工作。”吴浩说。
马文胜从期货交易所国际化和期货经营机构国际化两个方面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表示,从期货交易所角度看,境内期货交易所应积极实现境外布局,输出中国价格,积极扩大中国定价影响力。比如应开放更多的特定品种来吸引境外投资者,交易机制建议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接轨。从期货经营机构的角度看,一是要加强期货公司专业能力,特别是国际化能力的提升;二是借场外衍生品回归期货公司母体的机会,寻求开放境外收益互换业务;三是支持风险管理子公司跨境风险管理业务;四是支持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投资标的拓展至境外投资品种。
满足国际化诉求 QFII制度安排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一系列进展,中国期货市场正在以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状态,进入制度型对外开放新阶段。据悉,除面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的境内特定品种外,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期货保证金存管银行等参与者在证监会的领导下持续探索,积极引入了QFII参与境内期货市场。
瑞银期货董事长张芮荣在会上介绍,目前向QFII开放的境内商品、股指期货及期权品种达46个。为了保证期货市场平稳运行,QFII参与期货交易制度设计遵循了“逐步开放、有限参与、风险可控”的原则。
吴浩认为,目前各市场参与方对QFII对外开放制度安排已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但也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中金所国债期货已被纳入向QFII开放的范围,但具体实施细尚未颁布;境外投资者已通过QFII、银行间市场直投和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但他们目前尚无法运用中金所国债期货来对冲风险;另外,QFII被允许参与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以来,还没有类似的配套税务政策公布。
“面对这些市场需求,我们期待国债期货逐步加大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以进一步增加中国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安全稳妥推进金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同时,希望相关税收政策能尽快明确,为QFII参与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吴浩说。
张芮荣也表示,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需要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合格投资者投资范围,同时需要优化现有配套措施。
为此,张芮荣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对QFII从事境内商品期货交易税收政策进行明确。二是建议境内期货交易所获得欧盟TC-CCP的认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境外机构与期货交易所的合作意愿及风险偏好,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期货交易所的国际业务规模,推动期货交易所期货期权的国际化发展。三是建议适度调整保证金存管银行的资格准入标准,助力国际业务的拓展。四是针对客户终端信息采集难度大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境外客户的终端信息采集方式,消除跨境交易的顾虑。此外,建议进一步拓宽期货公司增资途径,增加交易者保证金优惠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