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博学多才

卖猪亏卖鸡也亏!温氏股份营收增长三成仍挣不到钱

博学多才 2023-09-12 116826


  面对两大主业市场纷纷陷入低迷的困境,生猪养殖龙头温氏股份(300498.SZ)的上半年成绩单难免不尽人意。

  具体而言,温氏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11.89亿元,同比增长30.61%;然而,归母净利润却由去年35.24亿元的亏损,进一步扩大至46.89亿元,同比下降33.07%。

  温氏股份在半年报中提到,公司业绩情况与行业发展状况相符:据同行业已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申万二级行业-养殖业”中有9家生猪养殖企业业绩预亏,1家黄羽鸡企业预亏。

  温氏股份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受猪、鸡主产品销量增加影响,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1%。受上半年猪、鸡主产业行情低迷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其中猪业约亏损34亿—36亿元,禽业(含鸡+鸭)约亏损11亿—13亿元。投资、动保、设备等其他相关及配套业务稳健运营、发展较好,以上业务经营利润与公司总部费用等基本相抵。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温氏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的28亿元,虽业绩亏损,但未亏损经营性现金流。

  截至9月1日收盘,温氏股份报收16.88元/股,相比年内高点22.40元/股,下降了24.62%。

  卖猪亏,卖鸡也亏

  据了解,温氏股份一向采用双主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通过兼顾肉鸡和肉猪的养殖和销售,平滑鸡猪行业的周期波动,以实现稳健经营。然而看似发展韧性十足的产业布局,却在鸡、猪周期的双重冲击中败下阵来。

  上半年,温氏股份仍在加速出栏,共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1178.57万头,同比增加47.21%;销售收入207.44亿元,同比增加54.39%。另一方面,肉鸡共销售5.53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加13.30%;销售收入157.56亿元,同比增加11.40%。

  虽然在销量带动下,猪、鸡的销售收入均呈现同比增加,但由于二者市场行情不振,出现了销售价格难以覆盖养殖成本的现象。因此,对于温氏股份而言,猪、鸡卖得越多,带来的亏损越大。

  “从过往经验来看,8—10月份为肉类产品传统消费旺季。受学校开学、下半年喜庆节日宴请较多、居民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季节性消费需求较为旺盛。公司预计8—10月份肉类整体行情较好,鸡猪价格应好于上半年。按照公司惯例和前期投苗,下半年鸡猪主产品销售量均多于上半年,预计整体呈现产销两旺、鸡猪并进的状态。”温氏股份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在此情况下,想要实现利润回升,除了等待价格回暖的春风,还需企业在养殖成本上的进一步发力。

  为了减少价格波动影响,温氏股份在半年报中指出,持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多渠道降本增效,应对畜禽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继续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业务结构,分散市场风险;进一步优化饲料原材料集中采购模式,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应对原料波动风险;优化饲料配方结构,降低饲料配方成本。

  据了解,生猪养殖方面,温氏股份在二季度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为8.5元/斤,而据初步统计,8月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已进一步降至8.1—8.2元/斤。未来几个月,若生产保持稳定,公司养猪综合成本有望快速降至8元/斤以下。而肉鸡养殖方面,二季度的毛鸡出栏成本约6.9元/斤,并在7月份降至6.6元/斤左右。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

  现金流是维系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猪养殖企业的现金流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尤为明显的情况下,投资者对相关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愈发关注。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猪企面对较大的现金流压力主要是由于成本的增加和市场需求的下降。饲料、养殖成本等方面的支出增加,而猪肉价格上涨受限,造成猪企盈利能力下降,导致现金流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温氏股份由于主产品的销量增加,实现了现金流入增加,在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的28.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2.24%。

卖猪亏卖鸡也亏!温氏股份营收增长三成仍挣不到钱

  对此,温氏股份表示,虽然业绩亏损,但未亏损经营性现金流。根据资金压力测试,公司目前处于安全平稳状态。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以不变应万变,力促各项生产经营目标有效达成。公司有充足的底气和信心顺利度过各类鸡猪低迷行情。

  另一方面,虽然温氏股份的现金流有了明显改善,但其要面对的资金压力仍不容小觑。半年报中温氏股份的货币资金为23.09亿元,相比一季度末减幅超过10亿元。而在去年年底其的货币资金为42.66亿元。

  温氏股份表示,7月末公司各类可用资金约80亿元,其中非受限资金超50亿元。现金储备略有减少,主要系偿还部分有息借款、长短债置换、分配现金股利等原因所致,以上措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利率水平,降低财务费用。公司融资渠道丰富,已申请未使用的各类融资工具种类和额度较多,公司也在尝试加大供应链金融等工具的使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