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2月29日讯(记者纪文慧)国新办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按照《总体方案》,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具有3项定位,即便利国际商务交流的新平台、服务资源要素汇聚的新载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节点;承担便利国际商务交流、服务高端国际会展活动、提升培训服务质量3项核心功能;围绕便利人员进出、便捷行李物品管理、实施货物高效管理3方面进行管理。
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表示,设立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是新形势下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该国际商务合作区是一个全新的区域,并不是对目前国内某一类型特殊区域的简单复制,而是对国际国内各类区域功能的借鉴、集成和创新。此次设立的商务合作区以国际航空枢纽为依托,以促进国际商务交流为目标,在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叠加了进出境人员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
围绕商务合作区三大核心功能及发挥的具体作用,海关总署自贸司司长陈振冲表示,在便利国际商务交流上,商务合作区将满足境外人员短期停留商务活动需求,为其开展商务会见、商务洽谈等活动提供便利;在服务高端国际会展活动上,鼓励国内企业与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境外专业组展机构、国际展览业协会等加强合作,在区内举办国际知名品牌展会和经贸类展会;在提升培训服务质量上,鼓励国内外的高校、研究机构、跨国公司等在区内开展国际培训活动。
根据建设时间表,到2025年,将完成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验收,商务合作区基本功能落地运行;到2028年,实现商务合作区全域封闭运作,完成重点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具备商务交流、国际展览、国际培训等功能;到2030年,全面建成商务合作区,实现区域跨境交往便利、国际商务活动活跃、创新要素资源集聚、专业服务能力领先、配套设施完备的功能目标。
据介绍,接下来将从3方面加快推进《总体方案》的落实。一是围绕国际商务合作区的功能定位,抓好相关规划和建设工作,坚持“站场城”融合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聚焦三大功能及配套服务功能,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二是围绕最大程度便利,抓好流程优化,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数字化赋能、提供资源支持等为国际人员进出提供便利。三是围绕一流品质,抓好建设管理,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新材料,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