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方海平 上海报道 近年来,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大,资本市场波动也显著上升的背景下,作为长期资金代表的保险资金在市场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配置动向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此同时,在一系列新政策和市场新变化之下,保险资管公司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保险资金将如何布局下一步发展策略,又将如何应对当下市场环境和风险?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对话资管30人》栏目专访了永诚资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首席风险官曹志强。
永诚资产是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发起组建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于2017年8月正式获准开业,是国内第2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截至目前,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2000亿元。
以第三方业务特色化、产品化和市场化为核心
《21世纪》:请介绍下公司2017年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
曹志强:永诚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由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发起组建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家资管行业的新兵,永诚资产一经成立便面临着十足挑战;同时机遇之门也会为有准备者打开,在原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及三项实施细则后,公司于2021年11月完成了首单组合类产品发行,并正式开展第三方组合类产品业务。
永诚资产过去几年在引入优秀市场化人才与培养自身投研队伍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贴近市场,调试自身产品线,最终打造了组合类保险资管拳头产品“永盈安享”系列,为保险为主的金融机构和符合合格投资者的企业,提供收益优异且稳定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
截至2023年12月末,永诚资产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的规模已经跃升至保险资管公司行业中上游水平,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跳跃式发展。
《21世纪》:在众多资管机构中,保险资管该如何定位,永诚保险资管有何独特优势?
曹志强: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虽然各细分行业的资管机构存在监管指标、业务领域、客群主体渐渐靠近的趋势,但各自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保险资管基于关联方保险资金投资的历史传统,形成了作为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核心管理人的特色,拥有大类资产配置的广阔视野以及追求绝对收益的稳健风格,在理解和服务第三方的保险类客户上还是有绝对优势。
而永诚资产作为一家中小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直坚持特色化、产品化、市场化的第三方业务发展战略,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扁平化的管理、高效的前中后台沟通机制,以打造“精品保险资管公司”为自身核心特色,力争在泛资管竞争中赢得业务空间。
关注存量资产潜在机会,未来发展顺势而为
《21世纪》:在资产收益下滑的背景下,保险资管如何发挥长期优势,获得较高收益?
曹志强:虽然近年来,固收市场无风险利率呈现中枢趋势性下降,市场环境呈现“资产荒”的特征。但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等机构一系列关于金融强国的指导思想的明确,保险资管一方面应该更加坚定“金融强国、资管有责”的使命与责任;另一方面在应对上述市场环境,保险资管既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
尤其是对于相较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等同业,保险资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长钱”特征,从传统靠信用下沉挖掘高收益,转向依靠底层资产现金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关注我国拥有的巨大的存量资产中蕴含的投资机会。随着各类监管政策在业绩考核、偿付能力以及会计记账方式上帮助保险资金对市场波动的容忍性变大,选择以时间换空间,通过长周期的配置策略穿越牛熊周期获取合意的配置收益。
面对党中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保险资管将努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谱写,为下一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21世纪》: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策略是什么,有何重点关注的业务?
曹志强:由于保险资金成本刚性的特征和监管指标对稳健收益的要求,偏重银行存款、债券等固收工具依然是支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能力基石。而在量化策略、创新型固收工具以及衍生品方面,中小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需要根据自身人才储备、能力禀赋以及财务资源,选择合适的路径推进建设。
下一阶段永诚资产将深刻领会“金融强国、资管有责”理念、坚决贯彻党的“八个坚持”,不断强化投研能力、产品筛选能力、资产定价能力等专业能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支撑保险公司优化配置、帮助居民财富积累。
结合自身禀赋以及人才结构,永诚资产将以第三方业务特色化、产品化和市场化继续作为自己核心发展战略,坚持践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利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稳健投资特点,充分抓住固收获取绝对收益的竞争优势。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建立以发展产品为主、专户为辅的策略。以组合类产品为当前核心抓手,加强固收领域追求绝对收益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布局至能力建设接近的领域,未来可以逐步增加固收+和FOF等产品条线、并积极布局债权计划、资产证券化(ABS)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
发挥“长钱”优势,更好推动价值发现
《21世纪》:近年来,为了鼓励长期资金以及资本市场建设,监管针对保险资管的投资管理政策有了很多调整。你如何理解这些变化,其反应在风险管控方面有何影响?需要进行哪些同步的调整变化?
曹志强:无论是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帮助国有保险公司关注长期考核,还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以降低沪深300、科创板以及公募REITs的风险因子,监管引导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态度是非常清楚的。
由于传统的保险资金成本刚性特征、大类资产比例以及监管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考核,保险资管公司对整体市场波动容忍度较低,从而实际可配置权益的比例往往也低于大类资产比例上限。面对不断下降的市场风险偏好,较高的市场波动使得有长钱特征,以配置为主的“保险+资管”公司可能更难抓住优质权益资产,出现被动卖出的情况。
关注长周期考核以及降低权益的风险因子,帮助保险资管提升波动容忍度,而更好地帮助保险资管能更好做价值发现,在短期的市场风险波动和提高长期收益率之间取得合意的平衡,穿越牛熊获得满意的收益。从保险资管自身的角度来讲,在风险控制上应该穿透市场波动去识别底层的风险实质,关注未来真实的现金流,而不是过度关注市场波动,而放弃了穿越周期的收益。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产业转型、新旧能源替换、经济增速换挡的时期,一方面新兴科技产业和能源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也有波动曲折的过程,其中需要长期资本的支持。而保险资金将凭借“长钱”优势,在克服短周期考核的弊端以及提升波动容忍度的情况下,将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发挥重大作用。
《21世纪》:如何看待近两年的固收市场,保险资管的资产配置策略有何变化?
曹志强:就固收市场而言,由于近两年需求端疲弱,以及叠加海外需求不足,导致国内基本面承压。而固收资产的供给相对需求存在缺口,所以固收市场“资产荒”情况一直存在,货币政策环境对固收市场相对友好,从而对债券收益率形成支撑,近两年固收市场投资者也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但固收市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领域,需要做到持续了解市场动态,把握经济形势,做好风险管理。
保险资管近两年资产配置策略应以稳为主,不冒进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持续跟踪市场动态并及时调整完善投资组合,做好投资收益长期化,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推资金市场的中长期稳定以及经济发展。固收领域在相对较高利率水平买入并长期持有高评级优质资产,加强组合动态风险管理,以满足相关资金背后要求的偿付能力、大类资产比例等规定。
综合来讲,应平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适度调整风险偏好,持续跟踪组合中各资产风险变化,及时对风险变化的资产做出跟进,避免资产组合中出现风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