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博学多才

综合施策破解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

博学多才 2024-01-04 108523

  1月2日,是广州电动自行车“重要干道分时段限行”新规开罚首日。当日上午,共查处电动自行车闯禁行780宗,违规通行桥梁、隧道127宗。整体而言,新规实施情况良好,也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逆行、横插过街、争抢机动车道……“电鸡”违规违章行驶导致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多发频发,非法改装安全隐患突出,加强“电鸡”治理成为多地城市管理“必答题”。广州的特殊性在于,电动自行车远超道路承载能力――若按广州市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322万辆上牌电动自行车来算,每5―6人便拥有一辆上牌电动自行车;若按广东省电动车商会估计的500万辆电动自行车来算,每3―4人便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而根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分析,全市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为32%,低于北京95%、上海90%的水平。也就是说,当前电动自行车快速增长与有限的道路资源存在较大矛盾,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综合管理,对广州而言更为迫切。

  一方面要看到“电鸡”车主的不得已。与其他一线城市不同,广州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宽阔连贯的非机动车道,导致机非混行。把时间往回拨的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州非机动车享受的道路资源并不算少,后来庞大的汽车保有量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也说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需要与时俱进。

综合施策破解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

  针对非机动车道设置率偏低、连续性较差、机非人非混行普遍的现状,广州2022年提升改造非机动车道547公里,2023年全市新增非机动车道422公里,就是从源头解决问题之举,疏堵结合破解“电鸡”治理难题。不过,对既有道路的改造提升不能一蹴而就,相关部门需要做好与“电鸡”车主的沟通交流工作,车主们也要多一些理解和配合。

  另一方面,除了客观原因,导致“电鸡”乱象的还有一些主观原因,如驾驶电动自行车不需要考取机动车驾驶证,不存在记分情况,部分“电鸡”车主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律法规意识较为淡薄,违法行为从众性强,不戴头盔、逆行、随意掉头等行为给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以及外卖小哥等群体出于方便考虑非法改装,等等。所以说,提升“电鸡”车主道路安全意识,也是持续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综合管理的重要一环。

  “电鸡”管理措施从2006年起实行的“全市全天禁行”调整为现在的“重要干道分时段限行”,是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的体现,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细化对外卖等行业、非法改装等重点违法行为的管理规则,平衡好交通秩序和民生需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