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王诗尧)“我被爱判处终身孤寂,不还手,不放手。”《歌手2024》首场直播时,尹约站在台下听着那英唱出这首《默》,心脏砰砰跳个不停,一如十年前创作完成时那个辗转难眠的夜晚。 “怕你飞远去,怕你离我而去,更怕你永远停留在这里。”“我们的名字不叫小娟,化名是我们最后......
中新网福州6月13日电(记者刘可耕)“意脉象成——中国画人物小品艺术展”,13日在福建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展。6月13日,“意脉象成——中国画人物小品艺术展”在福建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展。 倪兴风摄 此次展览共展出22位活跃在福建省人物画坛画家的百余件人物画小品,参展画家来自于2......
中新社山东滕州6月11日电(记者沙见龙)鲁班故里山东滕州11日举行纪念“工匠祖师”“百工圣祖”鲁班诞辰2531周年大典。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人参与祭祀。6月11日,在位于山东滕州的鲁班纪念馆,海内外人士向鲁班像敬献花篮、行鞠躬礼。当天,百工圣祖鲁......
本报记者王广燕广东醒狮展演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本报记者白继开摄 悠悠夏日,京城气温攀升,又逢端午假期,前往博物馆消夏游玩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这个假期,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了一系列展览、展演和非遗市集等活......
一年一期许,又到粽叶飘香时。大约在春秋时期,便出现了粽子的雏形“角黍”。汉代后,粽子才逐渐融入端午节。糯米粽在唐代成为主角,取代了黍米。在江西九江德安县博物馆,珍藏着南宋时期的一对实物粽。这对750年前的粽子包裹成菱角模样,拳头般大小,包法和形状与我们如今所吃的粽子无异。宋代古籍记载,除常见的枣...
中新网兰州6月9日电(盘小美赵改燕)精美细巧的香包、栩栩如生的剪纸、活灵活现的面塑……连日来,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各类民俗文化产品相继亮相,让人目不暇接。今年的端午节,除了以往的传统非遗产品,不少新潮又实用的文创产品也频频“出圈”,成为节日市场的新宠。6月初,庆阳香包绣制市级传承......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应妮)“吉光片羽绘濠情——澳门世遗景物写生作品展”6月8日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澳门美术家协会主席黎鹰和澳门视觉艺术协会会长谭植桓创作的澳门历史城区世遗景物题材绘画作品50幅,展现澳门历史城区的教堂、庙宇、老街巷等世遗景物。6月8日,观众在恭王......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高凯)北京人艺2024年又一部小剧场话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日前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迎来首演。 该剧由张彤导演,冯远征担任艺术指导,北京人艺青年演员孙大川、龙一仪、王佳骏、杜子俊共同出演。本剧是人艺小剧场又一部尤金·奥尼尔的话剧作品,在以演出致敬这......
中新网武汉6月6日电(马芙蓉杨凯)由武汉音乐学院、台湾艺术大学联合主办的“两岸一家亲·乐融端午情”第四届鄂台高校青年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6日在武汉奏响,两岸青年以乐为媒,以曲会友。 音乐会集聚笛、笙、扬琴、古筝、大提琴、二胡、中胡、中阮、琵琶等乐器,包括器乐重奏、竹笛与大提琴合奏、二胡......
中新网杭州6月3日电(童笑雨)日前,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宁波举行。据悉,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浙江上下将联动举行各类文博活动456场,让民众感受形式多样、多点开花的文博美好生活。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展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